我國環境保護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標志性工程為突破點,各項工作取得進展。環境影響評價是環境保護源頭預防的一項重要制度,在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簡政放權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部署下,生態環境部圍繞改善環境質量,著力轉變環境管理方式和方法,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劃框子、定規則、查落實”,確保各項環評改革措施落實到位。
一、 行業發展現狀
1.1 建設項目環評資質審批
1.2 環評隊伍發展
(1.2.1)環評機構數量變化
(1.2.2 )環評機構及工程師分布
1.3 發揮地方優勢加強從業監管
1.4 建設項目環評審批
二、市場趨勢及重要動態
2.1 環評機構經營模式悄然發生變化
2.2 綜合服務需求升級
2.3 規劃環評地位增強
2.4 固定源排污許可制度作用逐步顯現
三、 環評行業發展趨勢
3.1 建設項目環評數量持續減少、市場規模繼續萎縮
3.2 建設項目環評地位將讓位于規劃環評和排污許可
3.3 環評機構甲乙級資質取消、環評工程師職業資格地位尷尬
3.4 環評質量核查抽查常態化
3.5 環評機構業務多維度發展、兼并重組態勢加劇
3.6 環評機構轉型趨勢明朗、方向明確
3.7 環保督察釋放需求紅利、綜合服務市場空間巨大
3.8 行業協會將發揮引導作用
下一條:山西工業廢氣檢測的重要性?